它會涉及怎樣的痛苦?死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無法想像的,也就嚇不倒我們。
per大家比較不熟悉,我們先介紹它。補充:per + 時間per year/month/week/day/hourper + 長度 / 寬度per centimeter (公分) / meter (公尺) / square meters (平方公尺)小知識:1坪 = 3.306平方公尺each有三種詞性:「形容詞」、「代名詞」、「副詞」1. 形容詞 (adj.) 各個的Each one of us has his own duty.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
Each boy got a present.每個男孩得到一份禮物。這裡的each day強調的是「個體性」,也就是一天一天去計算。2. 依照、根據 = according toThe report was sent to the general manager as per your instructions.按照您的指示,報告送給總經理了。Mr. Miller searched every room in the house.米勒先生搜查了這棟房子裡的所有房間。I often spend four hours on television each day. (O)I often spend four hours on television every day. (X)我通常一天花四小時在看電視。
範圍不同:each指「兩個或以上之中的每一個」。看看你有沒有正確的觀念。見賢思齊,韓國急起直追。
因此,作家寫原鄉猶如內行人的深度導覽。台灣的水果是外銷的品質保證,台灣的美食是吸引觀光的賣點在地人則是從置身其中,有感的往往是一些在生活與記憶中產生情感或意義的景物,或者知悉地標地景背後流傳的掌故軼聞。在跨國資本主義流動的時代裡,只要哪個區域是有利可圖,不管是利益翻倍或者僅僅是保值,光是地方概念就可以吸引大批資金的投注。
參觀了美濃的菸樓而沒看過鍾理和的作品,難以體會經濟轉型的代價和辛酸。二○一三年《看見台灣》的紀錄片更是讓台灣地景的美麗與哀愁有了全景式的再現,既刷新紀錄片的票房,又讓觀眾以至政府對於經濟掛帥之於土地的傷害有了深刻的省思。
遊客注意到的跟當地人不一樣。觀光客是從外面、走馬看花地瀏覽一些著名的景點。文學的重要性就在此處。純正的地方特產帶給我們安全感、幸福感、光榮感,偶而伴隨著朦朧的懷舊感。
《大長今》、《冬季戀歌》以來的韓流複製並改良了日本經驗,韓國地景強力播送進家戶電視和電腦螢幕,推高了觀光收入以及民族自尊心。由個人到社區、由社群到族群,四大族群在東西南北區域裡迥異的聚落形式、生產方式、人際互動、祭典禮儀、飲食語言樣態,匯集起來就是台灣的文化生活。最近令人欽羨的案例莫過於二○一三年NHK晨間劇《小海女》的效益。影像的效果固然即時廣大,若是缺乏文化縱深的加持,不容易維持對遊客的吸引力,在資訊交替層出不窮的年代沒多久就退燒了。
台灣的水果是外銷的品質保證,台灣的美食是吸引觀光的賣點。見賢思齊,韓國急起直追。
被《看見台灣》感動的觀眾應該都能同意,如果沒有敘述的旁白(姑不論配音員是誰),震撼的效果會打了多大的折扣。曾幾何時,土產變成奇貨可居的名品。
地方已經成為另類的商業品牌。畫面裡的台灣美輪美奐、鳥語花香男有情女有義,就算不論觀光產值,單是做台灣意象行銷都很值得。往昔不管是送禮自用,舶來品總有一種高貴尊榮的感覺。地景、城鄉、區域、國家等等不同的空間形態都渴望(倚賴)敘述,敘述出那個地方令人回味、牽掛或深思的意涵。有時候,甚至觀光客愈趨之若鶩的地方,本地人就愈避之唯恐不及。再加上從《台灣念真情》以來一系列以介紹土地、城鄉、農作、工藝、美食、民俗的「瘋台灣」行腳節目,全年在無線有線頻道上放送。
日本很早就意識到了地方的危機與商機,他們嘗試了許多保存和推廣城鄉的方法,其中最為人樂道並引起鄰近國家紛紛效尤的就是影像媒介的置入行銷。如果沒有文字的敘述,帶不出庶民們在台灣各個區域胼手胝足只求安穩生活的卑微心願,對比不出天災人禍對山川土地無情的肆虐汙染,也就牽引不出觀眾的愛與憤怒。
台灣人的定義由以前以血緣或移民先後的史觀,慢慢朝向了屬地主義,台灣這塊土地成為所有住民最大的公約數。金門高粱、東港鮪魚、麻豆文旦、嘉義雞肉飯、西螺醬油、台中太陽餅、梨山雪梨、彰化肉圓、新竹米粉、大溪豆乾、三星蔥、花蓮麻糬、台東釋迦,每一個都是產值上億的燙金招牌,光聽商標就讓人口水直流。
去過鹿港龍山寺拜拜、吃美食之餘,讀者還希望從施叔青、李昂姊妹們的小說了解鹿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興衰、建築風貌和人口產業分布。就像靠幾齣大熱偶像劇炒作成熱門觀光景點的鄉鎮,喧騰一時的繁華榮景註定是短暫的海市蜃樓。
台灣也不落人後,近年來愈來愈多電影電視以呈現台灣地方美景民風為主要號召,例如《海角七號》、《痞子英雄》和《艋舺》,分別推銷了墾丁、高雄和萬華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為地方政府和商家賺進大把銀兩。真正要能令人產生共鳴,讓遊客回籠或對當地產生情感,還是必須有文化歷史根基的支撐。在產業集中的區域發展失衡的狀態下,不少城鎮因為欠缺足夠的工作機會導致住民嚴重流失而漸趨沒落,觀光成為活絡地方振興城鄉的重要經濟來源。劇中故事發生的地點雖然是設定在岩手縣的一個虛構不存在的小城市,它的真實拍攝地岩手縣久慈市卻招攬了大批觀光人潮,為這個衰敗又歷經地震摧折的東北災區,初步製造五百個工作機會、帶來約十億的收入,海外播出後的後續迴響還無法估算。
早期的《阿信》帶動山形縣、那個窮鄉僻壤湧現大批本國和外國旅客的身影,讓人驚覺地方行銷的潛力。全球食物鏈的生產銷售模式使得我們對原料來源、加工過程、配銷管道和環境生態的安全與維護格外謹慎。
接著無數的偶像劇集讓俊男美女們輪流在各種景點上歡笑歌哭,偶像經濟與地方經濟相輔相乘,成功吸引不同國籍不同世代的迷歌迷姐前仆後繼地朝聖,滾進一波又一波錢潮。文:范銘如 【文學原鄉的媚惑】 看見台灣地景,是新世紀以來的大勢所趨。
造成這股潮流的背後成因錯綜複雜,從八○年代在文化和社會運動的本土化轉向開始醞釀,九○年代島內政治生態與文學場域重新盤整,中國勢力的崛起和全球化同質性的威脅,更刺激我們去思考自己的主體性是什麼、特殊性在哪裡?在地性的呼聲和本土意識日漸高昂。八斗子的海洋美景固然迷人,王拓的文本卻告訴我們漁村居民們靠海吃飯的悲歡離合,讓讀者口裡的海鮮咀嚼出更多的滋味。
以前的消費者崇尚德國的汽車、法國的葡萄酒、日本的電器織品,現在的消費者比較信任義大利西班牙的橄欖油、懷疑美國的牛肉大陸的奶粉。日本的作法證明了地方的意義不僅止於文化傳承,還有促進觀光、活絡產業,甚至形塑國家形象、增加國際曝光度並促進交流等附加價值。先來後到、膚色種族都不重要,只要認同土地就是最有力的身分證明。地方名勝和景觀當然也是商機無限。
因此,作家寫原鄉猶如內行人的深度導覽相關書摘 ▶《歡迎來到人生哲學研究所》:有「桃花運」的人就一定會幸福嗎? 書籍介紹 《歡迎來到人生哲學研究所:用漫畫學讓生活輕鬆過的基礎哲學知識》,台灣東販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滿載可用於日常的哲學思維提示: 如何跟社群網站打好交道!?升學的意義是什麼!?對抗職權騷擾的方法是!?命定之人會出現嗎!?為什麼能幹的同事會令自己火大!?不參加社團就沒有容身之處!?哲學是為了什麼而存在? 尼采、笛卡兒、康德……這些哲學家都在想什麼?只要瞭解他們的思想與歷史就能理解得更深入,得到更多樂趣。而且,那些譴責別人「沒常識」的人,應該不覺得自己在行使「權力」吧。
在「自由」之名下,各種生活方式紛紛被提了出來,可是沒有人能保證,這些生活方式是否正確。他表示,中世紀是國王的權力在支配人們,近代以後這個權力消失了,人們則被自己創造出來的、名為「常識」的權力所支配。